六旬台农的闽西谷主梦:种萱草建“台东忘忧谷”
7550451分| 7750987人| 1889739Mb
安全下载 普通下载
360手机助手官方下载,安全高速
已安装
《搭错车全集》
《搭错车全集》,

  中新社龙岩6月3日电 题:六旬台农的闽西谷主梦:种萱草建“台东忘忧谷”

  作者 叶秋云

  初夏已至,萱草花开。从福建龙岩漳平市市区出发,前往漳平市桂林街道的瑞都村,台农陈庆徽种的上百亩萱草花海就在村间路旁,颇为壮观。山丘下、田地里,桔黄、桔红色的花,嫩绿的叶,成片成片的,在风雨中摇曳,格外娇艳。

  “我想把这里打造成一个集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为一体的景区。”在萱草花海旁一栋名为“台湾驿站”的八角亭小屋里,年过六旬的陈庆徽近日对中新社记者侃侃而谈。

5月22日,年过六旬的台农陈庆徽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讲述了他在福建漳平种萱草的谷主梦。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2021年,在大陆经商三十余年的陈庆徽看中瑞都村优越的地形、地貌,决定种植萱草再创业。他的初衷是,打造继永福樱花茶园之后又一个令人陶醉的花卉观赏胜地。

  萱草,在中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记载,有“宜男草”“忘忧草”“疗愁”等多种称谓,民间又唤作“金针草”。陈庆徽告诉中新社记者,萱草不仅别名多,品种也非常多;他引种台湾十余种萱草,最后只有“台东11号”、“花莲9号”的花开得最旺、最美。

  从刚开始的40万株,到现在约800万株,陈庆徽的萱草种植基地花开正艳。“远而望之,烛若丹霞照青天;近而观之,晔若芙蓉鉴绿泉。萋萋翠叶,灼灼朱华......”一如古人在《忘忧草赋》中的描写,瑞都村的萱草花以其姿态柔美、花色艳丽,吸引游人慕名来打卡。

  “萱草,观为花,食为菜,用为药,处处都是宝。”陈庆徽心存期许,“台湾有超美金针花海,在台东、花莲;龙岩也有一个最美金针花海,就在漳平”。

5月22日,福建漳平上百亩的萱草花海颇为壮观,成为当地新兴的网红打卡地。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萱草花与瑞都村的“碰撞”,激活了乡村文旅一池春水。萱草花海中,“月亮代表我的心”“电话亭”“天使的翅膀”“母亲节相框”等一个个互动打卡点映入眼帘。陈庆徽说,这是为加强游客赏花的体验感和互动性。

  今年5月12日至5月20日,萱草花开时,2024年漳平市桂林街道瑞都村首届萱草花采摘节举行,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销售萱草花万余公斤、啤酒6吨多。“没想到来的游客这么多,一个小小的村庄都堵车了。”陈庆徽喜出望外。

  “今后,我们还会继续扩大种植面积至500亩。”陈庆徽充满了干劲儿。他说,在台湾,观赏萱草花,5月去台东,8月要去花莲;而在瑞都村,一个地方的萱草花海就可从5月开始观赏到10月才结束。

  萱草种植基地右侧,有一座小山,名为龙秋坑。陈庆徽向中新社记者道出了他的小目标,“在龙秋坑上种满萱草,将龙秋坑变为‘台东忘忧谷’”。

  不过,陈庆徽也有点小担忧。面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他坦言,现在基地招工,都是一些老年人在劳作,“吸引年轻人返乡迫在眉睫”;带动年轻人回乡创业,才能带动整个瑞都村的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带来新动能。

5月22日,福建漳平萱草种植基地里的“台湾驿站”八角亭格外醒目。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今年春节过后,陈庆徽把18岁的外孙张贯裕也从台湾带过来,一同扎根瑞都村,住“茅草屋”,打理萱草种植基地。“下到田里去,住在田边,当一个实实在在的农民。”陈庆徽希望外孙能影响身边的好友,多带一些台湾青年到大陆就业创业。“大陆处处都有机遇,只要年轻人把握住了,还是有很大发挥空间的。”

  对于大陆陆续出台的惠台利民政策措施,陈庆徽竖起大拇指,“自2021年‘农林22条措施’发布以来,投资环境越来越好,政府扶持力度很大,服务从‘保姆式’向‘妈妈式’转变,切实解决了我们创业的后顾之忧”。(完)

【编辑:李润泽】
下载
应用介绍
应用详情:《搭错车全集》随着爸妈年岁增长,不再下厨,这独门手艺也传给我们姐弟五人。...
应用详情:在美国的两党传统政治中,几十年来,公关团队一直在通过为政客及其家人公开露面选择的每件衣服进行名副其实的意识形态斗争。
此外,他们还给鲜活农产品建有“绿色通道”,快验快放;给辖区内“白名单”企业开服务专窗,及时解决难题……持续优化流程、改进服务,出入境管理在便民惠企上更具精度、更有温度。。

-----主要功能------
尤其在这些年,面对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和疫情影响等多种因素冲击,就业局势总体保持了稳定,就业总量持续扩大,就业质量也不断得到提升,确保了就业目标的完成,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上述能够激发民间企业活力的积极全球化战略才是实现经济安全保障的最有效途径。~

------创新亮点----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搭错车全集》村民告诉记者,村里一户普通收入人家每年出的“份子钱”少则万余元,多则四五万元,有的家庭甚至不得不把除必要开支外的剩余收入全都出了“份子钱”。

版本:5.1.7

更新时间:2024-06-04 17:36:15

开发者:md0076沈芯语资源分享有限公司
权限信息:权限详情 隐私政策:隐私详情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